貝加爾湖里的魚有多大?要知道貝加爾湖湖深千米,水量是長江的25倍,湖里還有萬只海豹和海魚,里面的大魚肯定不簡單。
(資料圖)
提到貝加爾湖,很多小伙伴肯定感到陌生,但要是提到北海,大家就能立刻反應過來,因為在歷史上,北海也曾是我國領土。
?不僅是蘇軾的牧羊之地,也是中國北方民族生活的主要區(qū)域,只不過后來因為種種原因,在朝代的更替下,貝加爾湖成了俄羅斯的領土。
如今貝加爾湖位于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南部,是世界上最深的湖,湖深達到了1637米,并且,面積為3.15萬平方千米,蓄水量達23.6萬億立方米,相當于170萬個西湖。
如果讓中國流徑最大的長江注入這個湖里,起碼都需要27年,才能將其注滿,黃河則更夸張,需要400多年。
從這些數(shù)據(jù)足以看出,貝加爾湖是多么恐怖的存在。而它用突厥語翻譯,就是“豐饒之湖”的意思,換成布里亞特語,翻譯出來依舊是“大量的水”。
?而貝加爾湖還生活著上千種的動物,特有物種甚至超過三分之二,屬于俄羅斯稀有物種最多的一個地方,其中就包括斑海豹和秋白鮭等。
另外,湖中還有十分豐富的魚類資源,光杜文魚科就達到了25種,還有其他大馬哈魚、白魚等,湖中特有的淡水湖動物都達到2000多種。
不過,令大家想不到的是,這個淡水湖,距離海洋2000多米,卻有海豹和部分咸水魚在此生活,并且,海豹數(shù)量甚至一度在8萬只以上。
只不過因為某些原因,海豹數(shù)量也在減少,到了2015年,數(shù)量就只有5.4萬只左右,貝加爾湖的海豹,已經(jīng)成為二級保護動物。
?但令大家好奇的是,這里怎么會出現(xiàn)海豹和海洋生物呢?什么原因造成的?
其實這跟它的歷史有關,貝加爾湖在一億多年就形成了。那時它還是浩瀚大海,東面就叫外貝加爾海,后來因為地殼變動,最終慢慢只剩下內陸湖泊。再經(jīng)過雨水、河水的沖刷,海水被稀釋,才逐漸變成淡水湖。
不過地質學家也提出了另一種說法,是因為貝加爾湖曾經(jīng)是陸地,是在地殼的斷裂活動中,才形成的一種斷層湖。
由于時代久遠,貝加爾湖有海洋生物的原因,也無法得到最準確的答案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這里有海綿,是一種可分布在淡水中,也可分布在咸水中動物。
?另外,貝加爾湖還有一個奇特的說法,湖水里生存著鯊魚,但其實,這里是根本沒有鯊魚的,人們之所以產(chǎn)生這個誤會,是源于一種名叫“杜父魚”的魚類。
這種魚又叫大頭魚,頭部碩大,尾巴扁平,長相獨特,看起來和鯊魚略微相似,可卻是名副其實的淡水魚。
而除了杜父魚、海豹等以上提到極具特色的生物外,這里還有油魚、胎生貝湖魚和鱘魚等。
其中,鱘魚便是淡水魚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魚類,也叫西伯利亞鱘,最長能夠長到2米,最重達200多斤。
?當然,與中華鱘肯定差遠了,我國的中華鱘最長可達4~5米,最重可達600斤,與西伯利亞鱘同樣是洄游生物。
但貝加爾湖實在太深太大了,作為在這里生存的淡水魚,西伯利亞鱘已經(jīng)算是非常大的魚類了。
另外,這里還有一種叫做裂腹斑點魚的魚類,也叫貝加爾湖狗魚,體長最大在1.5米左右,與體長只有二三十公分的普通裂腹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?而貝加爾湖還有一種大馬哈魚,體長超過了1米,體重達到了40多斤,屬于內加爾湖常見的經(jīng)濟魚類,也比其他普通的大馬哈魚還要稍大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