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資料圖】
如何從校本課程出發(fā),打開教育創(chuàng)新新思考?近日,徐匯區(qū)教育局遴選了一批各具特色、覆蓋多門學科的優(yōu)秀高中青年教師,讓這批優(yōu)秀教師化身“閱讀推廣人”,帶著他們從閱讀中汲取的知識、課堂教學中延伸的思考,以公開課形式,創(chuàng)新展示校本課程建設成果,鼓勵教師們將創(chuàng)新帶回課堂,提升教學業(yè)務能力,通過學生互動、校園閱讀等活動形式,推動五育融合新實踐。首批光啟講堂系列公開課已錄制完成,4月7日起正式上線。徐家匯書院將同步設立特別書墻展示“徐匯高中教師正在讀的書”,每堂公開課主講老師推薦的書和閱讀體驗將在此展示,充分發(fā)揮教師群體閱讀推廣的影響力。
首堂課《電影〈滿江紅〉該怎么看?》,由南洋中學政治、歷史、地理三位教師聯(lián)合主講。三位老師在南洋中學開設“三人談”跨學科講座,深受學生歡迎,結合電影,以公開課的形式進行多角度分析,風趣幽默,引人入勝。第二堂課,南洋模范中學美育教師范依琳讓特色美育課走出校園,通過《社恐能改變嗎?——人與人該怎么相處》的思考,分享相處“法則”和《溝通的藝術》一書。徐匯中學科創(chuàng)教師張德貴將現代化學誕生的歷史,融合學?!叭巳丝苿?chuàng)”的特色,打開科學之窗。紫竹園中學美術老師王俊烋、朱宇,帶著大家共賞網紅打卡地的設計細節(jié),共聽藝術治愈心靈的故事,推薦《上海名物》《透過心理圖畫看中學生》等圖書,打開藝術之門。中國中學老師朱鸝將非遺盤扣與敦煌故事娓娓道來,帶著大家品讀《看見敦煌》。公開課還邀請學生走出校園、與公眾一起,走進書院、走進講堂,打造一個思想薈萃、文化交融的時空。在徐匯區(qū)教育局副局長周剛看來,系列公開課為教育改革帶來了新視角新思考,希望通過公開課在新媒體平臺的公共傳播,不僅能讓“雙新”理念貫穿教室內外、課堂內外,更能讓培根鑄魂、立德樹人的核心素養(yǎng)培育要求落地。
系列公開課也為教師們帶來了對課程創(chuàng)新的深度思考。學生到底需要怎樣的老師?錄制過程中,南洋中學三位老師重新思考:老師并不是學生的全世界,只是為學生的世界打開一扇門,只有不斷提升自身視野和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才能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。南洋模范中學美育老師范依琳特別欣喜地看到項目中各學科的“融合”之美,希望未來能打造跨校、跨學科的融合課程?!皼]想到老師這么能講故事,和平時一直盯著默寫化學方程式不太一樣……”徐匯中學的學生觀看視頻、閱讀推薦圖書后,彼此交流自己的課題研究成果,頗有獲得感:這次特殊的公開課學習讓自己有了跨學科的視野,更讓自己有興趣開展更有深度的閱讀和思考。
徐家匯書院于今年1月開幕,日均客流量近萬人次。徐匯區(qū)圖書館館長房蕓芳說,公開課上線后,徐家匯書院將設一面主題為“徐匯高中教師正在讀的書”的特別書墻。徐家匯書院會將18位主講教師們推薦的18本不同領域的實體書進行展示,并附有教師撰寫的推薦語和系列公開課的二維碼,搭建閱讀推廣新平臺。
4月7日起,系列公開課將通過“徐匯教育”微信公眾號、“話匣子”視頻號、阿基米德App等平臺播出,上海新聞廣播4月8日20時《海上暢談》節(jié)目播出。未來,每兩周將上線一堂精彩公開課。“在光啟講堂,我們可以看到高中教師們不僅僅在課堂上教授知識,他們更走出校園、來到公共場所,通過匯集他們所思所學的公開課,通過各新媒體發(fā)布,通過徐家匯書院線上線下讀者群傳播,成為教育創(chuàng)新的推動者、‘全民閱讀’的推廣人、思想文化的公共傳播者?!毙靺R區(qū)圖書館理事長、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秦暢說。